2012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今年美國對華展開全面雙反,讓很多光伏企業幾近破產。近日三一集團狀告奧巴馬也成為一大熱點,三一集團投資30億見風電項目,卻被美國沒收。北極星電網編輯認為對于中國的煤炭、火電行業來說,今年也不是一個友善的年份。
中國電煤價格市場現狀
我國煤炭行業價格狂降,近期愈演愈烈,已連續六周下跌。繼而,暴跌后的國際煤在國內搶灘登陸,我國煤企的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產業本身,這著實不能讓人興奮。
此前,國內企業紛紛搶占煤炭資源,投資瞬間加大,產能也急劇擴大,然而,煤炭需求量正在下降,供過于求態勢顯現,煤炭行業拐點或已來臨。很多行業人士認為,我國煤炭行業會陷入寒冬,整個行業很難回暖。
據相關數據統計,1~8月我國煤炭消費量增加了9500萬噸,國內煤炭產量和消費量的增量基本相當。我國的煤炭產能已達到39億多噸,與“十二五”計劃產能41億噸相差無幾,供需相對寬松。
造成供需寬松形勢的另一原因則表現在進口煤大增。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我國累計進口煤炭1.6412億噸,同比增長55.5%。對于這樣的進口趨勢,我國煤炭行業應該鼓勵媒體多進口,在資源進口上不能搞貿易壁壘。此外,還需要加強煤炭進口規范,特別要注意煤炭的質量,控制劣質煤進入中國市場,作為煤炭企業,也要按照市場市場基本規律來辦事,根據市場需求自我控制。
我國的煤炭需求總量還將繼續增加,在“十二五”末的基礎上考慮“十三五”,我國煤炭行業長遠產能不足的問題就非常突出,依然面臨“短期產能寬松和長遠不足”的矛盾。
中國70%以上的能源需求來自動力煤,而煤炭工業是關系國家經濟命脈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礎,因此政府在煤炭價格機制改革方面進展緩慢。但近日,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關于電煤價格改革的方案,政府即將取消對電煤價格的控制,但仍將繼續對電煤價格進行監控,以避免煤炭價格的大幅波動。這意味著中國政府開始推進煤炭價格的市場化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電煤價格實行雙軌制,即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在年初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鎖定一年供應量重點合同煤價和價格隨行就市的市場價格。“雙軌制”的初始目的是保障煤炭供應,扶持當時還很弱小的煤炭企業。當時,“雙軌制”對煤炭供應的穩定和煤炭企業的成長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經濟發展和煤炭價格大幅度上漲, “雙軌制”導致的大幅差價,既阻礙了煤炭價格的市場化進程,同時也使煤炭市場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兌現率低、兌現質量差和中間環節亂收費等等。
將取消對電煤價格的控制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說,根據改革計劃,煤炭生產商和發電企業之間將簽署至少5年期的合同,并每年協商價格。政府不再對煤炭進行定價,但將繼續監控市場。
此次改革方案的出臺,政府放開了對電煤價格的控制,將定價權交給市場。改革后將取消電煤重點合同,用中長期合同取代之,中長期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發改委為此將專門出臺一個《煤炭中長期合同管理辦法》;中長期合同價由煤電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即國家不設置前置性基礎價格,價格由企業自主協商。但在新方案實施初期,政府的力度仍會較大,但是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作用會逐漸減小,市場則會發揮更大作用。
隨著中國電煤價格的逐漸市場化,接下來電價、運輸等一系列相關產業也應出現相應的變動,要統籌協調煤、電、運、政府這四方面的關系,否則“市場煤,計劃電”的狀況仍將造成諸多矛盾。
據悉,最新方案有三大核心,一是取消電煤重點合同,用中長期合同取代之,中長期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國家發改委為此將專門出臺一個 《煤炭中長期合同管理辦法》;二是中長期合同價由煤電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即國家不設置前置性基礎價格,價格由企業自主協商;三是電煤價格改革有一整套方案,除了電煤并軌機制外,鐵路運輸和電價也有配套措施。
記者從劉志成處了解到,此前曾有版本流出稱,中長期電煤合同由供需雙方按基準價加自動調整方式定價,其中基準價由發改委確定。
劉志成表示,兩個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最新流傳出的方案不再是發改委負責定價,而是供求雙方去談,“不過影響沒有變化,還是對煤炭企業來說是負面消息,利好于電力企業”。
中電聯贊同電煤價格并購的改革方向
十月十六日,中電聯召開電煤價格并軌問題座談會,魏昭峰專職副理事長出席會議。規劃與統計信息部劉向東副主任主持會議并介紹有關情況,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和中電投介紹了電煤供應、電煤價格和火電企業經營等情況。
五大發電集團反映,近期電力市場煤價格連續上漲,未來市場煤與重點合同煤價差有進一步拉大趨勢。同時,受火力發電量下降影響,火電、熱電企業經營依然十分困難。重點合同電煤價格并軌將進一步加重發電企業經營負擔,亟需完善電煤并軌方案。五大集團一致希望中電聯繼續向有關部門反映電力企業關于電煤價格并軌的意見和呼聲。
魏昭峰強調,中電聯贊同電煤價格并購的改革方向,將進一步匯總電力企業意見,加強研究,積極反映和提出關于電煤價格并軌的建設性意見。
研究室和規劃統計部負責人參加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