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內憂外患的困境仍在加劇。昨日(12月11日),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在 “中國國際太陽能(INTERSOLARCHINA)”研討會上表示,多數光伏企業虧損超4個季度,賬款回收周期加長,造血能力惡化,行業面臨嚴重困境。
王勃華認為,歐美國外市場貿易環境惡化,多晶硅和組件出口價格持續下降,以及產業無序發展,產能擴張過快,供需失衡,賬款回收周期加長,企業造血能力下降,這些綜合因素導致中國光伏行業出現困境。
王勃華在大會上表示,今年新增裝機4GW~5GW,同比增長超60%。前三季度我國多晶硅產量為5萬噸,預計今年的年產量為6.5萬噸,同比下降20%,產量仍居全球第一,與去年持平。進口超8萬噸,增長23%。行業自給率降至47%以下。光伏行業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價格因素,今年多晶硅產品價格每公斤一路降至18美元,低于2000年水平。王勃華稱,2011年全球光伏設備銷售收入128億美元,預計今年將下降57%。預計今年中國光伏專用設備的訂單將減少80%以上。
行業面臨嚴重困境,不少廠家也在謀求“自救”
民生證券首席分析師王海生表示,很多設備企業例如特變電工、晶科能源都開始投資電站,來增加設備銷量,但是電站度電補貼價格和持續時間的不確定性使得這些企業風險變得不可控。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對記者表示,雖然國家電網前不久出臺的文件解決了6兆瓦以下分布式光伏的上網問題,但是地面電站的上網也不容易,因為電網規劃與地面電站的規劃不協調,由于電站地點多在電力需求少的西部,導致電站建好后,電量送不出去。
王海生表示,國網光伏新政并未列入省市級電網的內部業績考核,因此政策對于產業的推動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