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供應保障問題是世界性難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長期遭受嚴重電荒,美國電網系統薄弱、管制乏力,日本、歐洲大型電力(能源)企業普遍面臨經營困難,大 規模停電事故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在中國,建國以來管電體制多次調整,改革開放之后更是陸續實行了多家辦電、政企分開、廠網分開、市場監管等諸多與世界同 步的市場化改革措施,但長期存在的電荒問題至今仍難根治。
應當認識到,電力建設與生產,需占用大量資金與資源,歸根結底要由全體社會成員負擔,因此其發展動力在根本上取決于其所創造的價值。如果這種價值明顯高于 各項社會成本,“經濟發展,電力先行”自然水到渠成;而如果增值空間有限,在對公共資源的競爭中缺乏顯著的比較優勢,往往陷入一種缺之可惱、增之無報的決 策尷尬。
傳統上,電力是被作為基礎產業與公用事業來看待的。這種定位本身,從根本上對其價值進行了一種“封頂”。在工業化發展前半程特別是重化工業階段,單位產值 電耗急劇增長使保障供電的價值較高,于是電力發展眾望所歸;而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更高階段之后,電力在大多數國家便陷入一種依據負面激勵(停電缺電)來維 持的低水平發展狀態。
因此,解決中國乃至世界的電力供應保障問題,核心還在于全面提升電力產業價值。即通過為社會奉獻更大的價值,實現產業自身的持續健康發展并完成對電荒的根 治。協調發展、責任發展、綠色發展、智能發展的電力發展方式轉型,正是在工業化發展中后期到后工業化時代,面對全球政治經濟形勢的嚴峻挑戰,全面提升電力 產業價值的基本戰略方向。
一要進一步優化電力產業的基礎保障價值。當前,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還未完成,不同地區之間發展模式與發展階段差異顯著,電力領域同 樣存在多種不均衡與不同步。通過推進電力產業的協調發展與責任發展,有利于更好地遵循客觀規律,理順權責機制,從根本上擴大內需。在中央層面不斷提高科學 決策與宏觀治理能力,在地方上有效保障民生權益、維護基本秩序。從籠統粗放的電力供需總量平衡,到更加因地制宜地兼顧各地各類需求差異,更加與時俱進地維 護產業體系整體發展。在更好滿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電力(能源)需求的進程中,實現電力產業基礎保障價值的進一步優化。
二要有意識提高電力產業的生態承載價值。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環境的價值在世界范圍內不斷提升。電力因其對環境的巨大影響和對資源的大量占用,通過外部 成本不斷內部化,成為具有越來越高生態價值的龐大載體。近年來,在中國每年高達七八千億元的電力投資中,可再生能源、脫硫除塵、潔凈發電等領域已占據越來 越多的份額,“十一五”以來煤電建設幾乎完全由“上大壓小”(上大發電機組、關停小火電機組)、熱電聯產等政策引導。隨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通 過推進電力綠色發展,有意識地承載并服務于更多資源環境生態價值的實現,將使電力產業獲得新的價值與發展空間。
三要歷史性激發電力產業的系統整合價值。目前,新能源、智能網絡等領域面臨重大技術突破,電力作為網絡性滲透性最強的基礎產業,如果能夠抓住機遇,主動變 革,有望實現產業價值的飛躍。推進電力智能發展,一方面可以促進多樣化本土化新能源發展,解放需方生產力,緩解一次能源不獨立的壓力,另一方面可以智能整 合電力能源相關體系(能源生產體系、載能用能體系及相關信息體系),釋放系統優化所蘊涵的巨大效益。與此同時,通過引領新技術新產業變革,完成信息化與工 業化的深度融合,可以從更高層面提高國家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早在40年前,美國就提出“能源獨立”的口號,但在現有世界能源市場體系下,主要發達經濟體(美國、日本、歐洲)至今都遠沒有實現能源獨立。通過推進電力 智能發展,將大型經濟體保障電力供應的問題上升為一個系統整合能力問題,使國際能源安全的博弈從地區資源層面競爭上升為國家能力層面競爭,這里面有著重大 的歷史機遇。特別是對于中國這樣在國際能源安全格局中處于劣勢地位的新興經濟體,通過全面提升電力產業的基礎保障、生態承載、系統整合三大價值,不僅可以 有效治理電荒、塑造新經濟增長點,而且將使國家的能源安全態勢,從目前在既有市場格局中被動的騰挪折沖,轉變為在新興市場領域中主動的弄潮領舞。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標、愿景和理念,為中國電力提供了發展空間,指明了發展方式,規劃了發展戰略,必將成為中國電力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通過深入學習 深刻領會十八大精神,努力踐行協調發展、責任發展、綠色發展、智能發展的理念,中國電力產業不僅將提供更多的優質能源,而且將通過釋放出基礎保障、生態承 載、系統整合等更多的產業價值潛力,更好地解決電力供應保障問題這一世界性難題。